老潘一直很想能親手煮出香濃的豆漿,總算在最近幾天得償所願了,果汁機 + 電鍋 就能煮出新鮮香濃的豆漿呦~
之前沒有動手做的原因除了懶惰,也因為老潘一直都在觀望豆漿機 (or慢磨機),撇開性能和價錢的考量,買了可能也找不到地方安放,老潘家的廚房太擁擠了。如果每每使用完就要收進廚櫃角落,久了使用的意願會大大降低,最終就會被 "收藏" 起來。我想,小家電最怕的不是被操壞,而是被放在角落逐漸凋零。(…人也是如此吧…)
所以想添購的新電器,就等老潘能為他們找到能安身立命的地方再說吧。^______^
前陣子老潘買薏仁的時候,也順道拿了一袋非基改黃豆。這是我第一次仔細端詳黃豆,原來非基改黃豆沒有黑肚臍ㄝ~ 這樣說來,老潘印象中的黃豆都是基因改造的。^^ 其實老潘之前沒有很在意 "基因改造" 或者 "非基因改造" ,也不清楚基改黃豆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,但既然要自己動手煮豆漿,價格也在能接受的範圍,那麼就選擇較天然的非基改黃豆吧。
老潘嘗試了兩種比例 (黃豆和清水的重量比),1:9 煮出的豆漿和早餐店的類似 (用料實在的早餐店),可以喝出豆漿的香醇,是比較清爽的。1:7.5的豆漿有比較濃稠些,雖然不達便利店的知名盒裝豆漿,但表面可以連續撈好幾層豆皮呦。^^ ~ 好吃ㄝ~
自製鮮豆漿
材料:
[比例一] 黃豆1:清水9
黃豆 1量米杯 (120g)、清水 6量米杯 (180mL*6; 1080g)、外鍋 1量米杯
[比例二] 黃豆1:清水7.5
黃豆 1量米杯 (120g)、清水 5量米杯 (180mL*5; 900g)、外鍋 1量米杯
note. 一般量米杯1杯= 180mL; 烘焙用的量杯 1杯(cup) = 240mL
作法:
1. 黃豆洗淨後加約3倍重量的清水(360mL) 浸泡4小時以上,或靜置一晚,熱天請放冰箱冷藏。
2. 將泡軟脹大的黃豆連同浸泡的水倒入調理機中,攪打成漿(泥)。
3. 將打好的黃豆漿(泥)用篩網或濾袋(豆漿袋)過濾,過濾的同時分次倒入剩下的清水於濾袋中,用手搓揉把豆漿搓揉出來。 * "剩下" 是指扣除浸泡黃豆的清水量
4. 過濾好的豆漿倒入電鍋內鍋,外鍋加1杯水,煮至開關跳起即可。如果豆漿的量較大,請改用湯鍋來煮,中火煮開後轉小火,保持鍋邊微微沸騰冒泡的程度,持續以小火煮5~7分鐘,飄出豆漿香氣即可。過程中要用湯勺輕輕攪動,以防爐火太旺造成焦鍋。
5. 依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砂糖(或冰糖),豆漿冷熱皆好喝,放涼後置入冰箱中冷藏保存,三日內飲用完畢。
筆記:
1. 自製豆漿的作法和用量參考自: 老狐狸的鬧中取靜與忙裡偷閒。感謝您的分享~ ^___^
2. 黃豆外層有薄膜,在清洗和浸泡過程中有些會脫落。老潘搜尋了資料,有說外膜易造成脹氣,要去除,也有說可以保留的。老潘有試著把外膜除去,但是不太容易,要一顆顆剝除,所以暫時不理會外膜了。
3. 豆漿在煮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泡泡浮起,所以煮的時候要使用較深的鍋子,或者鍋蓋和電鍋間放一根筷子,就能避免豆漿溢出鍋外。
4. 如果不介意豆渣沙沙的口感,可以不過濾豆渣。過濾出來的豆渣可做成料理食用,或者做花圃的堆肥。
~附記~
這幾天老潘常用的鏡頭突然故障,於是改用另一顆較少使用的鏡頭,所以這一批豆漿的照片風格很不一樣呦。^___^
* 這篇文章來自於潘朵拉's Van Gogh (http://pandora2010.pixnet.net/blog)
可引用網址,但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內文和照片,禁止轉作任何形式之商業用途。